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邮 箱: 密 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团体会员>文艺家协会>佛山市音乐家协会

那个属于合唱的激情岁月

发布时间: 2017-11-21 11:31:34   作者:   来源: 市文联

   开栏语:1月初,佛山日报主办的“佛山制造好声音”大赛成功举办,让佛山群众歌咏艺术再次引人关注。1月底,佛山市召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指出佛山是一个制造业之城,有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他们渴求精神文化生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为产业工人服务,为他们送丰富的精神食粮,服务好产业工人就是服务全市大局。

  当下,群众歌咏艺术活动遍布各行各业,正在佛山有声有色地开展。校园、企业、机关单位等不时传出昂扬歌声鼓舞人心,抒发情感,传递正能量。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佛山合唱备忘录”系列报道,直面佛山合唱艺术发展的转型难题,挖掘其发展源动力,探讨发展新模式,促进佛山合唱艺术继续扎根民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民间艺术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回望佛山乃至中国的合唱发展历程,等于见证一个时代的变迁。

  合唱艺术源自于西方,最初是为宗教服务,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黄自于1933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而最具影响力的,当数作曲家冼星海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合唱艺术在佛山生根发芽,在上世纪90年代走向高潮,国内外获奖无数,取得傲人的成绩。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上,佛山合唱艺术经历两种发展模式,一是政府牵头建立合唱团,二是民间合唱团与企业合作,共谋发展。无论哪种模式,佛山合唱艺术一直薪火相传,在探索中前行与延续。

  企业搭台引进合唱艺术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年代,很多民间艺术都是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这时,佛山企业就已经想到通过建立合唱团、办合唱比赛来打响企业品牌。正因为这种企业搭台的模式,合唱艺术正式进入佛山人的视野。

  当时佛山无线电一厂旗下有音响品牌叫“钻石”,为了能快速打响知名度,该厂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主办了“钻石杯”群众歌咏大赛。一时间,佛山众多企业积极响应,纷纷组成企业合唱团参赛。佛山禅之声合唱团团员蒙碧珊就是当时无线电一厂合唱团的团员之一。

  蒙碧珊回忆,“钻石杯”群众歌咏大赛举办了6届,一年一届,上世纪80年代工人娱乐还不算多,群众歌咏丰富了她们的业余生活,极受欢迎。

  1989年,眼见比赛搞得红红火火,群众歌咏也得到佛山市民的热烈欢迎,佛山市政府牵头建立佛山民间艺术团合唱团。合唱团其中一位管理者正是佛山刘诗昆钢琴艺术学校校长申英。

  申英介绍,民间艺术团合唱团由政府拨款,进团要求很高,全部要经过严格的音乐考试才能获得资格,合唱团请来中国著名指挥家徐瑞祺担任指挥。合唱团水准虽高,可惜因为某些原因,办了一年多就解散了。

  直到1998年,佛山城区金声集团公司同样为打响企业品牌,出资成立佛山金声合唱团。参与合唱团的都是音乐爱好者,有来自企业的职工、学校老师,也有政府机关的员工,这种民间管理、企业赞助的模式一直在佛山的合唱界延续下来。金声集团支助三年后,因经营不善,没有再投资,自此佛山金声合唱团辗转与不同企业合作,名字上也有过改动。

  2005年,佛山禅之声合唱团成立,与金声合唱团一样,都是民间合唱团体。作为佛山民间合唱团体中最专业的团队之一,他们同样与企业合作共谋出路,在多年的发展里,团员手捧一个个国内外大赛金奖的荣誉,把佛山合唱从群众歌咏提升到合唱艺术。

  政府主导农民也能玩艺术

  与当时佛山市发展模式稍有不同,上世纪90年代,合唱风吹到南海和顺德,但他们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南海政府在合唱普及度上更为突出。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当时,南海、顺德合唱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政府认为,合唱是比较容易、快速、广泛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因此牵头成立合唱团。

  1993年,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南海政府希望通过百村合唱比赛增强精神文明建设,专门派音乐老师到各个村教农民合唱。

  “那时村里的农民连合唱是啥都不知道。”南海合唱团首任团长李文淑回忆起当时的情境,觉得很有趣。“上至老同志,下至20岁青年,不会唱歌的农民都加入合唱行列,简直是全民普及。”李文淑说,最后南海市116个村各自组成合唱团,共有5400多人参加百村合唱比赛,非常轰动,让农民也能玩艺术成为南海艺术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事件。

  最终在比赛中胜出的西竺村还因此被广东春晚相中,通过春晚舞台展示佛山人的精神面貌。

  合唱热在南海快速升温。1994年,政府决定在各个合唱队里抽出骨干,组成南海市文明镇业余合唱团,即南海合唱团的前身,李文淑任团长。

  李文淑保留了合唱团硕果累累的成绩单,还有到美国参加比赛、巡回演出的美国报纸报道。2000年,合唱团在世界最高殿堂——林肯艺术中心表演,收获巨大的反响。美国《圣路易新闻》报赞扬道:“这是第一个由乡镇走向世界的群众艺术团体”、“业余文化团体的出现,本是当地农民经济生活富足后追求文化生活的产物,但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如同他们创造的经济奇迹一样,南海乡民又创造了文化奇迹”。

  在一份宣传小册子上印刷着一句话:“南海市文明镇业余合唱团是南海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高雅艺术的一面旗帜,是文艺主旋律的一面旗帜。”而这成为合唱团成立之后十年,南海大力发展合唱事业的宗旨。(佛山日报 2016.2.27

    在很多人的眼中,一群人把一首歌唱整齐了,就是合唱。但对于指挥来说,这是一项超高难度的艺术挑战,需要演唱、演奏者心底的交流。之于热爱合唱的人,合唱不单为他的生活带来快乐,群体性的协作犹如“家”一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简单的群众歌咏,到如今在国外获奖无数的合唱艺术,佛山合唱在多年的发展里已逐步向世界接轨。

  合唱是一项艺术挑战

  去年底,佛山禅之声合唱团在琼花大剧院举办了“怒吼吧!黄河”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中国著名指挥家、广州爱乐交响乐团指挥陶文华指挥近200人演绎完整版《黄河大合唱》,激昂的人声合唱伴着磅礴的交响乐,燃起观众心中的激情。

  在陶文华看来,合唱这门艺术太具挑战性了。他说,在当今歌星遍地的年代,很少人能够明白大合唱是多么高难度的演艺,它需要众多歌者、乐队心底的交流,更加依赖于指挥的掌控全局。它是发源于地中海的众神之颂,最繁复的可有八声部、甚至十六声部的和声。由于它的难度比较高,牵涉的人员多,其实在全世界都是一项艺术挑战。

  不过,陶文华指出,西方合唱艺术历史悠久,中国发展时间只有100多年,很多合唱还处于群众歌咏的阶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努力上升到合唱艺术,从鼓舞士气到陶冶情操。”陶文华说。

  走精品路线与世界接轨

  如今,佛山很多学校、企业都建立了合唱团,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大部分仍处于群众歌咏的阶段。但几个精英汇聚的业余合唱团,早已带头走进合唱艺术的行列,为佛山合唱艺术的发展起到先锋引导的作用。

  什么是合唱艺术?

  “合唱一般分四个声部,女高音好比小姑娘,男高音是帅小伙,男低音是底柱,女低音是老妈妈。”佛山禅之声合唱团的团员蒙碧珊形像地形容了合唱团所表现的丰富音色。而且每个大声部又可能细分两至四个小声部,这么多音色融于一炉,还要讲求和谐统一,其中就会演变出很多花样,也是合唱艺术最吸引人之处。

  这么多年的发展,佛山禅之声合唱团在合唱艺术上作出了很多尝试,除了中国合唱界唱得比较多的红歌、民歌外,他们也曾合唱过周杰伦的《菊花台》、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等流行曲,跟上合唱的潮流。

  去年,南海合唱团举办“醉美南海”合唱音乐会,更是以全英文合唱了国外几首著名的圣歌,用混声合唱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他们最新的排练成果及专业的演唱技巧。这种新尝试得到佛山合唱界的称赞,本来合唱就是西方宗教的产物,如今南海合唱团向合唱的源头看齐,就是决心走向世界。

  南海合唱团常务副团长邓军表示,全英文合唱十分不易,团员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合唱是无止境的,驾驭高难度合唱,走精品艺术路线,与世界接轨,是他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把合唱团当作“家”

  一项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一群人始终如一的坚守。佛山合唱从群众歌咏走到合唱艺术,得感谢那些为爱坚守20年的歌者。

  “只要你站在队伍里,自然就有一种凝聚力,身为其中一员无比自豪。”南海合唱团团员罗海萍说,她最喜欢的不是站在台上的那一刻,而是训练的过程,一群人如何从零开始合唱,到把歌曲完美演绎。

  在佛山禅之声合唱团的老团员陈一林看来,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走在一起,靠的都是一腔热忱。玩合唱20多年,虽然捱过不少难关,有汗水也有泪水,但陈一林觉得,“年年难过年年过”,与志趣相投的人玩在一起,有目标有憧憬,丰富了精神生活,人也变得年轻起来。

  甚至有爱好者把合唱团比作了“家”。“合唱团是一个给人快乐的地方,团员间相互扶持19年,把彼此看作家人,除了唱歌,还在生活上有烦恼都会互相帮助。”从1997年加入顺德合唱团,副团长陈虹在合唱团里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正因为有他们的坚持,把合唱艺术普及到千家万户的愿景必然会在佛山实现。(佛山日报 2016.2.28)

遍地开花,佛山合唱走进校园

    “合唱是播种机”,这是南海市文明镇业余合唱团(南海合唱团前身)首任团长李文淑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因为合唱是最容易推广、普及的音乐艺术,普通人进入合唱团后,可以把这种艺术带进校园、企业,一代代传接下去,一步步扩大幅射面,让其遍地开花,提升大众艺术修养。因此,上世纪90年代,各地政府把发展合唱艺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佛山合唱发展了30年,校园合唱尤为有活力。很多进入业余合唱团的音乐老师,把合唱艺术带到中小学,培育艺术素养从娃娃抓起。

  合唱艺术从娃娃抓起

  像顺德合唱团、南海合唱团、佛山禅之声合唱团等较高水准的业余合唱团,虽然团员都来自各行各业,但由于进团门槛较高,有很多是科班出身的音乐老师。这些音乐老师正好把自己热爱的合唱艺术带进校园。目前,禅城、南海、顺德业余合唱团发展比较出色,三水、高明稍弱,但在校园普及上,三水、高明依然不遗余力推广,在中小学组建合唱团,从娃娃抓起。

  低龄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文化认识思维慢慢从幼智走向健全,而这种记忆思维会影响其一生,艺术修养一步步确立,当他们长大后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中坚力量,离提升大众文化修养的目标就更近。

  由于合唱不需要器材,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尝试,非常高的可操作性让合唱成为一门低门槛的校园艺术,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以培养大众艺术为己任

  如今各个业余合唱团都努力把合唱艺术带进校园。顺德在这方面的普及度非常高。

  目前,顺德合唱团有68位团员,几乎每人都会指导一至两个中小学的合唱团。

  “一个镇就有10个合唱团,这个覆盖面还是很广的。”顺德合唱团副团长刘虹说,这种模式并非强制性指导,而是合唱团团员认为自己有责任把所学的教会下一代,让合唱在顺德普及起来,借此培养大众艺术。

  在刘虹看来,能看见自己的学生从少儿到长大成人,学有所成,这是作为老师,作为艺术工作者最欣慰的事。

  在此基础上,2008年,刘虹与顺德合唱团的团长吴莉娅成立了顺德必达少儿合唱团,基本上是顺德的精英少儿合唱团。短短几年时间,便拿下国内外多个大奖,成为顺德合唱的一个亮丽的品牌。

  学修养还培育人格

  童声合唱被誉为“天使的歌声”,儿童音乐教育领域中,童声合唱有独特的功能,不但可以培育儿童的音乐听觉、理解、鉴赏、表现等能力,还能培育其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协调统一的团队精神。

  这些合唱带来的优点在学生身上也得到印证。

  音乐老师刘秋莲所带领的同济小学合唱团,每天早操时间都坚持训练。他们从不花钱请专家,采取的是细水长流的培育方式,没有比赛也每天练40分钟,慢慢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刘秋莲发现,学生变得积极、活泼,有些家长还要求孩子参加合唱团。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合唱带来的好处更为明显。音乐老师杨文君2005年主管华英学校合唱团,她深刻感受到十年来学生和家长对艺术认识、观念上的变化。

  “以前家长会因为学业的原因,拒绝让孩子参加合唱团,现在家长反倒觉得,不学艺术,孩子成长会有很大缺陷。”在杨文君看来,合唱会让学生更加开朗,这是一项群体性协作活动,学生很容易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她眼见很多学生因此从内向变得开朗,也从到国外参赛,学会观赏音乐的礼仪。

  杨文君还发现,参与合唱还能提高学业成绩。2012年,华英学校合唱团到美国演出,回来后杨文君作了一个小调查,竟然大部分团员的学习成绩都提高了。杨文君坦言,合唱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自信,尤其是当台下响起热烈掌声时,他们会觉得很自豪,干什么都更自信,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Copyright © 2013 Foshan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All Right Reserved
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粤ICP备05098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