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在佛山粤剧传习所剧场首次进行五个排场连排,著名粤剧老艺人叶兆柏、小少佳、陈志超、梁松风等出席观赏并亲自指导。 (佛山日报 2016.11.30)
《香花山大贺寿》是粤剧独有的传统例戏,在国内绝迹近50年,旧时每逢龙母诞、华光诞等重大活动都会上演。它凭借一个故事框架,让粤剧演员显本领、演绝活。29日连排的五个排场分别是八仙女摆花、八大仙贺寿、降龙架、伏虎架、韦陀架。其中,降龙架、伏虎架、韦陀架是传统南派粤剧的表演功架,这些高难度的技艺多已失传,是粤剧传习所通过采访老艺人、查找资料重排所得。
现场所见,虽然演员们都是便服演出,但眼神、功架专业到位。首先八仙女运用队型变化,以字舞摆出“天下太平”四字,营造一派乐也融融的气氛。紧接着,中国传统八仙逐一亮相,各有特色。降龙架、伏虎架、韦陀架的表演带出各种身段与武术变化,演员眼神凌厉,跳跃翻腾武功了得,看得台下的老艺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连排结束后,几位粤剧老艺人进行点评指导。在得知演员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连排,叶兆柏大呼“很感动”,“两天就能排得这么好,佛山好嘢!我8岁就开始演粤剧,看得出你们很努力,血汗没有白费。”他说,佛山提出复排《香花山大贺寿》后,广西南宁也宣布复排该戏,“百花齐放是好事,以佛山目前的水平,有很大优势。”
年近70岁的小少佳9岁便演《香花山大贺寿》,他以自身经历,在台上亲身耍了几招韦陀架指导年轻演员,宝刀未老,赢得演员们的热烈喝彩。
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精粹,旧戏新改,梁松风表示,传承老倌、师辈的传统很有必要,但也要与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统一起来,“年轻演员功夫未到,演不出老倌的功架,导演在排戏时要有相应的变化,可以活跃些,不要求一模一样,继承精粹就可以了。”同时,他认为,年轻演员的表演还未够火候,神韵还差了些,除了练习基本功外,还要多学习文化,体味事物的变化,培养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