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邮 箱: 密 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学习十九大专栏

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发布时间: 2017-11-22 09:40:11   作者:   来源: 市文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形势、所具备的条件、所拥有的基础、所处的环境、所追求的目标、所承担的任务、所提出的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之初或推进过程相比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才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五年伟大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基于长期努力的积淀,特别是近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成就。总的看,过去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解决难题方面看,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为解决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助推经济结构逐步实现优化;对于反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精准扶贫,使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进展,等等。从办成大事方面看,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等等。 

  重大理论创新是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标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如果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那么伟大实践成就是重大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重大理论创新则是取得伟大实践成就的理论指导。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祖国统一、国防、外交和党建等各领域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列出了14条,需要全党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在于,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 

  快速接近民族复兴是进入新时代的最大愿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领上了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有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伟业开始由黑暗走向光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前提。改革开放的成功开启和不断推进,使得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为强起来奠定了基础性条件。尽管如此,面对当时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开创和推进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还是弥补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的落差,“大踏步赶上时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雄心和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匹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进程,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二,中国道路彰显出世界意义,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最大公约数激励着海内外中华儿女,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大增强。放眼今天,这是一个应该强起来并且一定能够强起来的新时代。雄心和实力的前所未有匹配,使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入了加速圆梦期。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具有明晰的战略步骤和战略安排,是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步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而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层次递进的清晰的战略安排,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前行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新的战略引领。在以往战略安排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再一次谋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总体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是,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种战略安排布局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而且把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左右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升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深化改革是进入新时代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在没有历史先例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在多年成就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使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重在渐进和渗透,重在敢冒敢闯的劲头和灵感,强调发展的数量和速度;今天既要渐进和渗透,又要高位设计、高质推进,重在智慧和勇气,强调发展的质量和高度。近40年前的改革开放主要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全面深化改革则主要是解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如何更好促进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近40年前的改革开放侧重于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获得动力;近40年前的改革虽有设计,但更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全面深化改革,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但主要是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摸着石头过河,突出了更加自觉的顶层设计。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之初着重解决“发展的问题”的1.0版本,升级到了着重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2.0版本。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直接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个关键前提。1956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判断,在一段时期内指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并未得到很好坚持。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指明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需求和供给两侧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需求方面看,在共享小康社会成果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总体上呈现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生产方面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改变了相对落后的面貌,总体上呈显著提高的趋势,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同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开展工作,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佐证。从“融入世界”到“引领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了4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步阶段和推进时期的重点任务是,抓住机遇并融入世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而非主角,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并不多。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卓越努力,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作为和国际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进金砖国家深度合作等,这一系列重大外交举措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    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备受全球瞩目的主角,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大幅提高,已经有条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已经有能力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进入新时代的政治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形势新任务向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由大党向强党的转变为前提和保证。开展伟大斗争,发展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需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保障。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矛盾和问题重叠交织,风险和挑战如影相随,各种愿望诉求纵横交错,这就更加需要党发挥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需要党中央担负起对于全党的领导核心职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综上所述,八个方面的依据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因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来分析,这是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景目标为总体引领的,是以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为战略追求的,是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强劲动力的,是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关键依据的,是以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外部条件的,归根结底是以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保障的。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Copyright © 2013 Foshan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All Right Reserved
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粤ICP备05098089号